瀏覽:

June

6

48-佛眼

語音:佛眼

如來的五眼,我只能不自量力的寫到法眼,至於佛眼是什麼?我不敢寫!應該是寫什麼都不對吧!這讓我想起一段往事…

年輕時,曾經花非常多的時間研讀周易,還有其他相關的古籍。鑽研七八年後,竟然覺得自己已經很清楚了,所以就覺得自己有能力把每一卦寫的更清楚些。因此,我從乾卦開始寫,結果幾乎每天都寫一點,經過一個月後,已經有不少的篇幅,但是卻無法停下來!因為我發現這個卦寫不完,我無法寫盡天下事的乾卦現象,只能多舉幾個例子而已。如果只是舉例說明,那文王比我寫的好太多太多了,我顯然是多此一舉!

到現在我仍然無法形容,為何文王看到那些符號後,會為那些符號寫下周易。但對於八卦衍易的道理,總是怦然心動,不由得佩服中國古聖先賢,對於因緣果報的剖析,竟然精湛到可以系統化的境界。自己在易經的如此體會,應該是我能更容易契入佛法緣起勝義的關鍵吧!

佛眼是什麼?必然是前四眼開發到極致的結果,然而到底是什麼?只好學佛陀的反應,一、默然。二、不可說。三、唯佛與佛知道!我們大家歡喜奉行吧。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48-佛眼
瀏覽:

June

6

47-法眼

語音:法眼

所謂「法眼」,即能見道之眼(智慧)。沒有慧眼就不可能有法眼,因為不能分別緣起,就不可能見生命之道諦。然而開慧眼時,幾乎同時開法眼,頓時對完全一樣的世間,有了全然不同的體會。

生活中每天在進行的事,都是四聖諦-苦集滅道,弄不清因緣果報(無明),就是苦集苦集…的進行曲,開慧眼後,能釐清分別緣起,所以能見(法眼)滅苦之道,破無明,開啟清涼人生。世間就是如此,世聰肉眼所見,即世間法成就,能擴大欲望,放大煩惱。然而就是同一世間,慧眼所見,即出世間法成就(法眼成就),能擴充般若智慧,息滅煩惱。

我曾經沿著相同的路,到一所學校教書,將近九年的時間。幾乎每天兩趟,街道上每天進行的人與事,幾年下來大同小異。上下班(學)的、買賣菜的、開店做生意的、不時的車禍、偶爾的爭吵、…,天天都這樣!但是,如果用慧眼來觀察,就可以見到解脫法,我曾經為此寫了一篇文章,街景。

有些人非常愛護如貓狗之類的寵物,覺得對貓狗不友善的人,真是十惡不赦!當然虐待動物是極為不當的行為,有些國家甚至是犯法的。但是也許有人非常愛自己的寵物,不過卻在餐桌上大吃牛排。為什麼貓狗可以養來愛?而豬牛羊卻可以殺來吃?!然而,法眼一開,避免傷害生命,尤其不互相吃對方,不是信仰的制約,更不是想升天當仙,而是一種自然的反應。

就金剛般若經而言,我們開了法眼,可以讀懂金剛般若經,可以印證在生活之中無礙。佛陀的法眼,不但可以如此,他還可以把世間的勝義諦演說成金剛般若經!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47-法眼
瀏覽:

May

30

46-慧眼

語音:46-慧眼

佛陀說的「慧眼」,與我們常說的慧眼是不同的。金剛般若經所提的慧眼,必須是聖人才有的。亦即四果聖人或登地菩薩,才能真正具有慧眼,而且深淺有別。所謂具慧眼的修行人,是指能如實觀察緣起,證悟空性的聖人。

開發慧眼,事實上是所有法門中,最適合知識份子修習的。而且,佛陀為開發慧眼留下一部非常有針對性的秘笈,只要把這本秘笈讀通,並且落實到生活中,運用在每次的起心動念上,就可以直接轉凡成聖,經上說這稱為慧解脫。而這本秘笈正是金剛般若經,不容易讀懂。但是只要讀通,就會直接融入生活中。

佛法裡所謂的智慧,都是指對因果關係的觀察及分析能力,這與聰明(IQ) 是有許多不同的。當然佛法的因果關係,也不僅是當下三際(前際、前後際、後際)的因果關係,而是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三世因果。所以學佛所啟發的智慧,是能跨越時空、跨越身命、跨越對立,對因果進行連續不斷的觀察分析。這個能力越好,生活就越有效率,不可能瞎忙,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就是對於自己當下所受的結果,完全清楚過去所有的因緣,而且明明白白知道該怎麼面對,才能將緣轉增上。這樣的人生,不就是每個人一生想成就的生活模式嗎?

可惜大家只知道受教育,或努力賺錢,或想辦法控制別人,或無所不用其極的爭奪。還為這些發展出許多理論,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價值觀,把真正非常有用的部份去掉,甚至畏懼排斥。受教育還有賺錢,對一個人而言,當然是重要的。但是如何越來越不費力,越來越積極?我推薦大家開發自己的慧眼。那就是好好讀通金剛般若經,畢生受用無窮!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46-慧眼
瀏覽:

May

30

45-天眼

語音:45-天眼

大家等著看天眼是什麼嗎?事實上,這是因為想深入佛法勝義,故而修習靜定功夫所出現的「副作用」。根據經典記載,所謂「天眼」是指能不受距離障礙而感色蘊,還有能知眾生未來受生情境(即眾生所受後有之色蘊)。也許大家可以從大智度論,看到其他有些許不同的說明,可能是修行心得各有差異所致吧。我還是要提醒大家,「天眼通」絕對不是修行目標,拼命誇耀自己天眼有多厲害的人,絕對不是可以依止的師父,要牢牢記在心中,才不至於上當受騙。

從原始經教中,談天眼就不禁要想起佛陀的學生「阿那律」,他是同學中的天眼第一,而且這是經過佛陀認證的。所以想知道何謂天眼?最正確的版本,應該只有去問阿那律了!我們應該都問不到吧?但是我可以提供大家一個重要線索,阿那律因為太用功讀書,所以在證道前就雙眼失明,也因此使得他的天眼通無人能及!我並非在暗示大家失明才能成就天眼,而是要大家別用肉眼的概念去忖度天眼是什麼,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色蘊的三際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體認,來說明天眼的原因。明眼者有色蘊覺知,失明者當然也有色蘊覺知,到底誰的覺知比較有用,有光線與沒有光線時就差很大!

如此體驗,可以發現天眼沒那麼神奇,那只是智慧的一部份。愛因斯坦沒見過宇宙中的黑洞,但是憑著他的智慧,可以把黑洞描述的滿清楚。我們現在用高科技的天文望遠鏡,才能略窺一二,可見肉眼不如天眼。當然這麼殊勝的觀察力,對智慧的啟發也非常有幫助。清楚體認色蘊的三際相,有助於因緣果報的釐清,菩薩的正方便才能得力。

當然我還是必須提醒,用不正常的邪定所引發的天眼通,當覺受切身的色蘊三際時,在沒有戒德的守護下,必然要造惡業!這時由於欲念熾盛,定力急退,使得情境失控,糟糕至極,不可不慎。所以我常常說,對於未知的事,知道不如不知道。盡人事聽天命,當智慧增長時,絕不會有該知道的事,而自己卻不知道的!

我一向不贊成有人把天眼通說的神靈活現,這種用幾近肉眼似的形容天眼,從原始經教上來看,就算沒錯也容易誤導別人,應謹言慎行!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45-天眼
瀏覽:

May

4

44-肉眼

語音:肉眼

在接下來的經文中,佛陀提到了如來的五眼,即「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」。我們最清楚的應該是肉眼吧?但能對肉眼有正確認識的,大概只有眼科醫師。當然,佛陀在經中所說的眼,應該不只是指感光機構的那個眼,而是包括了認知的部份。這在佛經裡是常見的用法,例如正法眼藏,其中的「眼」,甚至與感光的眼,有不小的差異。這應該與中文的用字習慣有關,我們把眼睛視為靈魂之窗,所以「眼」的意義,遠比眼根的作用來得複雜多元。

肉眼的作用,就是我們平常的視覺,多數人非常依賴視覺,沒有視覺就很難生活。而我們常常太依賴視覺,以致於讓自己的認知有了偏差。例如我們最常有的觀念是「眼見為憑」,倘若這個眼,只是指肉眼,那「為憑」就顯得很脆弱。我們都沒見過祖先,但無人能說自己沒有祖先!我最常舉的例子是,一隻老鼠躲在石頭後面,沒見到正在追牠的蛇,以為蛇也看不到牠。老鼠的「眼見為憑」是一個要命的錯誤,我們都知道蛇的舌頭比眼睛厲害,…。

每天的新聞畫面,明明拍攝到同一件事,但卻常常在不同的電視台聽到完全不同的新聞內容。「眼見為憑」這個人,在台灣是最難過日子的一個人。可能是因為環境使然,讓我們越來越懶得思考,所以資訊或知識、甚至是智慧的養成,都依賴傳播媒體或網路,透過很精簡的、影像化的、誇張的方式快速感收。腦袋裡面堆了一大堆「速食知識」,卻沒有一樣是自己仔細思考後,所建立起來的。肉眼的功能用得很徹底,甚至超載使用(都戴了眼鏡),不過卻懶得思考。

大家要訓練自己,不要只憑肉眼觀察人、事、物、情境等等。也許這個社會過度強調效率,把每件事的速度都調得很快,越是這樣就越需要找機會慢下來,好好的思考,好好的建立自己的價值觀。否則越來越像個吃著各種「速食」的機器人,功能強大,動作迅速,不過心靈活動等於零!窮其一生,不知其他四眼為何物,那就可惜了這難得為人的機會!更糟糕的是把犯錯當成有效率,那傷害到的永遠不是只有自己。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44-肉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