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:

March

7

38-是經所在之處

語音:是經所在之處

佛陀對金剛般若經之重視,前面的經文中已經提到,佛陀要求所有的龍天護法,對能讀經受持(將經義融入生活中)的人,要善加保護,就像在護持佛及其學生一般。然而佛陀講經到此處,更進一步的要求龍天護法,對經典所在之處,應該像對佛一樣的恭敬作禮圍繞,甚至要以香花莊嚴該處所。

我們都知道,佛陀的時代,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經典。所以這應該是佛陀為保護受持(背誦)經典的人,囑咐龍天護法對其住處應該要妥善的護持,除了恭敬外,還要改善其環境。在兩千多年前的印度,這應該是非常必要的。所有佛陀所說的解脫法,都是靠一代一代的傳承背誦,直到有文字記錄出現,才讓法的傳承比較順利些。所以保護背誦經典的人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過去初讀金剛經時,每次讀到這裡,再想到前面經文中的,佛陀是實語者(說實話的人),不異語者(不說怪力亂神的人),總覺得真是令人難以置信!因為往窗外一看,別說天人沒看到,連花也沒半朵。我當時剛畢業,租屋住在一個老舊公寓的四樓,窗外所見是另一棟老舊公寓的外牆,不但沒有花,還斑痕累累。不過那時因為讀不懂經文,在不可一世的自信下,實在很難接受自己會讀不懂,所以一直不受影響生吞活剝的讀下去。每次翻閱到這裡,就自我解釋的認為自己又沒有背下來,當然不算數吧!當時我應該可以說是一個駝鳥派的工程師吧!哈!現在想起來,真是駝鳥的好啊!否則今生錯過此經,那我這人可以千真萬確的肯定是白活了。

最感動的是,在我讀經讀到越來越覺得自己愚蠢,越來越深入經義後。有一天晚上於靜坐時,思維經義有了關鍵性的突破,當下的自覺情境,無人能知,因此不足為外人道也。但隔天下班後,所發生的變化,我可以與同修們分享。

說故事前,必須先做一點前情摘要,我當時的住處,是一個五層樓的舊公寓。我的樓上住了幾個學生,樓下住了一個單身的女會計師。平常我都是早出晚歸,所以很少遇到鄰居。偶爾遇到女會計師,但她總是心情不好的樣子,常常連招呼也沒有。我們共用一個樓梯,從一個很破舊的大門開始,往上爬經過不怎麼乾淨,牆上長滿壁癌的四樓樓梯,就到了我的住處。住到第三年,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環境。

故事就發生在第三年,我讀懂金剛經的隔天…。那天我下班後,第一個驚訝是,發現一個全新的漂亮大門,讓我無法開門回家!只好按門鈴請我家師姐開門,門一開,那才是大大的surprise呢!新粉刷的牆面,光鮮亮麗,樓梯刷得乾乾淨淨,每個轉角全擺了各種鮮花植栽,牆上還掛了畫。就這樣一路到了四樓我家門口為止,往五樓的部份,則仍然維持原來的老舊!進門師姐拿新鑰匙給我時,告訴我那是樓下的女會計師整修的。她說心血來潮,臨時起意想改善環境,也順便幫我們一併做完。我太太問她如何分擔費用,她堅決的不要我們分擔,理由是一至三樓都是她的,而且她覺得有我們當樓上鄰居真好。我很白目的問我太太說,她怎麼沒有乾脆一路做到五樓呢?師姐說她非常討厭五樓的屋主,所以絕對不幫他做任何事。我當然立刻下樓道謝一番,我堅持要分擔費用,在一番「爭取」後,她最後只同意讓我分擔大門的五分之一。我接著又繼續在那裡住了三年,天天鮮花不斷,而且從此見面都很歡喜的與我打招呼,甚至還聊聊天。

這是我的親身經驗,其實當我完全讀懂金剛般若經之後,對佛陀的讚歎與恭敬,原也不需再對這一段經文,有任何的無理取鬧。但是親身經歷的故事,那麼的印象深刻,而這只不過是,讓我更明白,佛陀是實語者,不異語者。殊勝的是,從那一天起直到現在,我換過三個上班的單位,三個居住的處所,都是有花有草的地方。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38-是經所在之處
瀏覽:

February

22

37-樂小法者

語音:樂小法者

佛陀說樂小法者不能信受金剛般若經,因為他們執著四相,無法為別人開示般若智慧。在這裡,主要是想澄清何謂「樂小法者」。過去有許多人,把此處的樂小法者,解釋成所謂的「小乘人」。

漢傳的佛教,由於極力主張入世的菩薩行,所以把非菩薩道的修行法門,都稱為小乘(當然我是不能同意這樣的說法)。從因果的徹底觀察中,可以發現成佛必須入世,是因果上的必然,這在阿羅漢這篇文章中,已經說明過。但是有人喜歡說大乘法門比較快成佛,到底成佛要多久?絕對與所謂的大小乘無關。完全忽略自我修行,每天入世行善,怎麼知道真的在行善?而不是越幫越忙呢?如果心不夠定,對因果關係不夠清楚,又如何從行善中,達到圓滿德行的道業呢?

在金剛般若經中,佛陀說的樂小法者,絕對不是在說以自我修行為起點的修行人(通常以聲聞弟子為代表),如果是這樣,佛陀豈不成了一個不稱職的老師,因為他的學生,都被後來的人視為樂小法者!毀謗大乘法,是在斷佛法身慧命,然而毀謗以修證四果聖人為主的聲聞法門,何嘗不是在斷佛法身慧命呢?不可不慎啊!而且,大家應該很清楚,須菩提是個大阿羅漢吧。如果樂小法者,真的是所謂的小乘人,那須菩提怎麼能當佛陀講述金剛般若經的助教呢?所以這種見解,並無是處!

到底佛陀說樂小法者是指誰?從當時印度的社會價值觀來理解,應該很容易可以知道佛陀的意思。當時的印度流行遺世獨居的修行,整天沉迷於自己的定生喜樂之中,甚至濫用神通以致招來橫禍,或有人迷上奇怪的苦行。佛陀花了六年的時間,一一徹底的修證了這些在當時非常盛行的法門,最後證明這些無法讓人得到真正圓滿的解脫。佛陀是最清楚這些方法的人,深深知道這些方法的問題所在,所以講述金剛般若經時,特別告訴學生們,如果不能改正過去不當的修行方法(樂小法),縱使聽聞金剛般若經,也無法生信開智慧。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37-樂小法者
瀏覽:

February

22

36-因緣不可思議

語音:因緣不可思議

因緣不可思議!這讓我想到曾經對學生講過的一個譬喻,前幾天有個學生給我一個mail,他現在也是一個大學老師,他告訴我,永遠不會忘記這個譬喻,一定會好好的善盡一個老師的責任。我的譬喻是…

大家想像一下,每個人在五千年前,一定都有一個遠古的直系祖先。那些祖先們,過著狩獵的生活。有一天吃飽喝足了,一群祖先們,在一棵大樹下,聊天作樂。我的遠祖有個習慣,總是一面聊一面捻腳毛,那天聊得超開心,哈哈大笑,一不小心竟揪下一根腳毛,頓時破了個洞流一點點血。古早人嘛,完全沒有醫學知識,所以隨手抓把泥土止血了事,繼續哈啦下去。沒想到,隔日發高燒,兩天後死翹翹(破傷風…)!哇呀呀呀!這下我豈不死定了?!我的天啊!不是只有我而已!五千年來,那可說是不計其數啊!這會兒,大家全都死在這要命的一根腳毛上了。─ ─ 當時我的學生聽到這兒,全都覺得很有趣,卻又笑不出來,表情甚是奇特!

當然,我講得有些詼諧,但這卻是可能發生的事!假設張三現在過得很幸福如意,那首先應該要感謝他的祖先們,沒有亂拔腳毛,哈。尤其更要深深感恩的,是那個過得很慘,但卻很堅強的撐到把他阿公的阿公的阿公…的阿公生下來,而且千辛萬苦撫養孩子的那位祖先。如果不是那位祖先的堅強,張三現在的幸福,根本就沒有出現的條件!所以誰能說命是自己的?誰可以隨便決定自己的死活?一根腳毛都可能影響無窮無盡,何況是心念行為?這就是佛陀說因緣不可思議的意思,不是說他想不清楚因緣。

現在應該可以理解,為什麼佛陀在金剛經上說,一個人能了解金剛般若慧,又能融入生活之中,並以此助人開悟智慧,這個功德大到遠超出想像,沒有任何有形的佈施可以超越一二。有形的佈施,有範圍、時效及數量的限制,再廣、再久、再多總是有個限度。然而,開悟金剛般若慧的影響,卻是無窮無盡,因緣不可思議啊!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36-因緣不可思議
瀏覽:

January

15

35-無實無虛

語音:無實無虛

那個在燃燈佛前,於法實無所得的如來,到底證悟了什麼?佛陀為避免後世的我們,將於法實無所得,直接理解成斷滅空。以為一切都不存在,否定一切,撥無因果,那就成了邪見!所以佛陀在重述菩薩應如何發心住之後,加上了一句「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」。

「無實無虛」是指法的第一義及其所呈現的作用或現象,這些現象稱為第二、三、…義。也許同修們,透過前面經文的思維,已經可以意會佛陀所證「無實無虛」的正覺是什麼。但為了防止有任何人,生出任何一點點的斷滅思想,我試圖再用自己為例,將無實無虛再陳述一遍。

我的第二義是什麼?在部落格上閱讀文章的同修會認為是「般若園居士院院長」,大家應該了解,那是我的代號,並不是真正的我!而且有許多我認識的人,尤其非佛教徒的朋友,從來就不知道我在維持這個園地。所以「般若園居士院院長」對我的一些朋友而言,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號。我的學生,認為我是老師,被我當過的學生,說不定對我的印象還不是那麼好呢!我在不同的地方,有不同的身份角色,給人不同的印象。而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我,但又不能離開我而獨自有意義,所以稱為我的第二、三、…義。

每個人都只認識了我的一部份,越堅持他所認識的那部份,才是真正的我,那就離真正的我越遠!每個人所確認的「我的真實」,極有可能是另一人完全感覺不到的「虛無」。我到底是什麼?隨時間流轉及每個人認知的不同,而沒有常態,所以我「無實」。但是,大家正在閱讀我寫的文章,這感受何其真實啊!所以我「無虛」啊!

我的第一義是什麼?能生一切義的那個!哈哈哈!就是這樣。佛陀悟到了什麼?能體會佛陀開悟的那一剎那,生命徹底解放的自在嗎?簡直是無以名狀。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35-無實無虛
瀏覽:

January

2

34-菩薩的燈

語音:菩薩的燈

佛陀之所以稱為「如來」,必然是有所證悟,只是證悟了世間的第一義諦,卻無法言說,而且事實上也不必說。佛看凡夫根本就不是凡夫,因為世間「非真」,故何必說!譬如看戲,理智的人,會跑去對演戲的人說,「喂!不用那麼傷心,這只是在演戲啊!」我想,清楚的人應該不會想去說吧。不論演的還是看的,入戲再深,總有一天(或一世)會知道戲演完了。

只是演戲的太苦,看戲的更苦,尤其是戲裡戲外全打成一片,已經分不清誰是演的?誰又是看的?這似乎是沒完沒了的連續劇。凡夫的世間,痛得那麼真實,樂得那麼要命,苦得那麼徹底,怎麼看世間都「非假」啊!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角色演好,偏偏這又必須別人配合才成。自己演得再好,旁邊全部都是「C咖」,那戲會好看才怪。所以幫別人把角色演好,是成全自己角色,所必然要採取的行動。佛陀正因為這樣,故在成就等正覺後,雖然知道不必為這非真的世間說什麼,但仍然因為不忍眾生於如戲的生生世世中,嚐盡苦頭沒完沒了,故以一個清楚的戲評人身份,殷切的提醒我們,不要著迷,同時教我們如何脫下煩惱的戲服。

分分秒秒都在戲裡看戲兼演戲的眾生,應該要怎麼告訴他,弄清楚何謂真實呢?佛陀最善巧的方法是,找許多腦袋清楚的人,到戲裡跟著演!那些人統稱為「菩薩」。沒有菩薩演的戲,就是災難片、恐怖片,世間就成了三惡道!然而佛陀又想到菩薩們入戲太深,萬一無法自拔怎麼辦?故授以金剛般若慧,有如照世明燈,讓菩薩不會迷失於戲中。

所以菩薩道行者,必讀金剛經,應持金剛經,否則如入暗室不點燈,根本無法行動!

Filled Under: 金剛經講義
Comments Off on 34-菩薩的燈